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杨洲)“十四五”以来,宁夏林草部门以加快建设美丽新宁夏、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为奋斗目标,坚持林草科技创新引领,聚焦国土绿化、产业发展、防沙治沙等关键领域,实施科技、机制、产业“三轮驱动”,打造“两山”转化新典范,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项目带动,创新成果多点开花。大力推动林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广泛应用,实施84个林草科技推广项目,发布地方标准49项,受保护植物新品种达到42个,录入科技成果103项,4项林草科技成果入选《三北地区重点推广林草科技成果100项技术手册》。积极示范推广刷状网绳、“草方格+沙结皮”、高效植苗等新技术,完成“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生态治理466万亩,实现宁夏境内腾格里沙漠防风阻沙带全线贯通,中国-中亚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设在宁夏。
中卫市国有林业总场正高级林业工程师唐希明向记者介绍沙结皮的形成过程。
科技赋能,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林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区枸杞、苹果等经济林达277万亩,综合产值超266亿元。立足“中国枸杞之乡”,突出宁夏枸杞道地产区核心优势,坚持果用、叶用、茎用并举,着力构建现代枸杞产业体系,确定宁夏枸杞产业的行业领先地位。
绿富同兴,生态治理全球示范。充分发挥中国-中亚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作用,率先建立与国家林草局三北局“省局联合包抓”机制,加强与陕甘宁蒙四省区联防联治。创新“林光互补”“草光互补”“藤灌草”等生态修复模式,打造“治沙兴业,绿富同兴”升级版,为美丽中国建设和全球荒漠化防治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宁夏模式”和“中国智慧”。